试驾特斯拉Model Y L:驾控打破平衡、第三排舒适欠佳高速满电跑500公里
的爆款。驾仕派是全球最早拍到特斯拉新车的媒体,不过当时外界对它的静态评价不算太高,尤其第三排空间对比中国新能源SUV差距明显,成为网络上的谈资。
“键盘没赢过,销量没输过”,要价33.9万的特斯拉六座SUV,为什么依然能获得真实消费者认可?这次驾仕派错开舆论高峰期,拿到Model Y L进行高速续航测试,考验三电性能的同时,也深入探究它在底盘驾控上的能力。
关于Model Y L的静态体验,我们之前已经有了详尽的内容,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信息,你们可以回看查询。(《静态体验特斯拉Model YL:电动扶手有创意、三排空间不磨人,33.9万能爆单》)
简单介绍一下试驾车的情况:目前在售的特斯拉Model Y L只有长续航全轮驱动版,33.9万元的价格比Model Y同配置要贵2.55万。因为做到近5米车长和超3米轴距,整备质量增加96kg,所以Model Y L在电机总功率多了9kW的情况下,0-100km/h却要慢0.2秒。同时,为实现和Model Y接近的CLTC续航能力,它在做到风阻系数低0.04Cd的同时,还多塞了3.6kWh的LG三元锂电池。
其它方面,Model Y L和Model Y的差异不大,除了多出3个扬声器,为了照顾到第二、三排乘客的安全性,特斯拉给六座车装配了覆盖后排的侧气囊,同时第三排也有USB-C接口可用。另外在座椅功能上,Model Y L前排增加了腿托,第二排两张独立座椅也有前后调节、电动扶手和通风功能,第三排座椅则能电调靠背角度和加热。
不过六座情况下,特斯拉Model Y L的后备箱空间比Model Y接近少一半,胜在电动放倒二三排后的拓展性更好。另外,特斯拉给Model Y大多提供的是韩泰Ventus S1evo3的19英寸轮胎,线元左右,而Model Y L则改用19英寸马牌EC7S轮胎,还是255、275的“鸳鸯胎”,价格提高到1200-1400元,抓地力更好的同时,使用成本也有所增加。
Model Y L更长、更重的体格,势必带来更大的车身惯性,这也是特斯拉首次在3/Y车型使用CDC可变阻尼悬挂的原因,但我想Model Y L在驾乘体验上维持30万级水准,不光加配置就够用。
比如轮距的变化。Model Y L前轮距加宽,应该是前束参数调整带来四轮定位的变化,后轮距缩短,这应该是一体化结构的不同导致。虽然差距分别只有20mm和12mm,但对Model Y L车身稳定性和过弯姿态的影响还是存在。
此前有媒体也对Model Y L得底盘进行过勘验,除了优化空气动力学的平整设计,特斯拉在前悬架采用双叉臂结构,其中上叉臂为铸铁材质,下摆臂为两根解耦铝合金连杆,减震支柱为钢制,后悬架则是使用钢管的五连杆,结构方面和Model Y基本一致。稍有不同的是,Model Y L后电机左侧悬置增加了谐振块,理想产品也会采用这样的设置,考虑到此前Model Y车主反馈车舱内有可能会出现共振,再结合Model Y L加长轴距的设计,我认为它的存在其实是为了抵消车舱额外震动。
当然,Model Y L机械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只是基础,终究是需要在实际驾驶过程中体现变化。
拿到试驾车开上路,我的第一感觉是Model Y L并没有变得比Model Y舒适,尤其是在城区道路行驶,它对于路面起伏的冲击感依然保留较多的反馈,虽然不至于像高性能的Model Y P那么路感生脆,可以体会到阻尼初段的缓冲,但综合来说快节奏的悬架动作,绝对不像理想车型那般柔软。
相对较好的地方是, Model Y L在次级舒适性有更好的表现。可能是CDC可变阻尼快速调整的优势,它在水泥路和柏油沥青路行驶时,轮胎滚动的油润度比较高,不会有清晰的颗粒感传入转向、踏板和座椅,也就是能熨平路面的细碎轻微震动,这是比Model Y更出色的部分。
不过在60-80km/h车速时,我依然感觉到行驶时车舱空腔震动,Model Y L对耳膜带来轻微的压迫感,说明谐振块也不是万能的,好在之后的高速能耗测试中,这种感觉反而减轻了些。
高速道路巡航时,Model Y L的底盘稳定性是优势,它对路面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遇到大曲率起伏的抛跳时,车辆的阻尼上下行程很克制,不会有过分强烈的失重感,落地时悬架压缩力度适中,回弹力的释放也比较舒缓,主观上给我的感觉,Model Y L跑高速有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垂向状态。
不过对比Model Y的话,长轴距对Model Y L带来的影响依然无法克服,也许我作为驾驶员的感受还不太明显,但专门在第三排体验的同事则反馈说,特斯拉的六座车不仅对于颠簸的传递丰富,在抛跳时明显感觉会有更强烈的起伏,而且来回反复拉扯的收敛动作也不算很干净。
更重要的是,在我开启Model Y L的“后排舒适”模式后,CDC可变阻尼的调整,让乘客的体验没有太明显的变化,整体还是相对运动的底盘风格,起码对第三排乘坐体验是有些折磨——换到第二排之后,她的评价就要好上很多。如果考虑长途出行的话,Model Y L也许不是满载的最佳选择。
Model Y L有这样的表现,并不让我意外。转向标定相比Model Y稍微弱化,但随速增益依然很明显,高速时的中央力矩很紧实,回正力也很厚重,没太多超调的空间,可以有较好的直线行驶性能,而带来的副作用是,轻微修正方向盘,就会有响应积极的转向角变化,显得不够平稳。
在高速变道时相较Model Y 来说,特斯拉多塞进的轴距和重量,让Model Y L的尾部会有些沉重,这种略带拖拽的感觉,甚至是快速操作时能感知到的程度,尤其在弯道中遇到路面起伏时,对角线不均匀的弹跳会放大Model Y L的车身动态,带来不够安定的底盘感受,这是我个人不太喜欢的部分。
当然,Model Y L的侧倾在我看来还算渐进有序,阻尼的横向支撑力也较为坚实,放在同级车型里算是优等生,甚至接近很多轿车的水平——但如果是坐在第三排的乘员,应该不会认可我的评价。另外考虑到Model Y转弯半径已超越6米,加了L后对它的灵活性就别有太高的期待值,毕竟特斯拉不会给你后轮转向。
不过在静谧性方面,Model Y L的表现能得到全车乘客一致认可。作为进口Model 3韭菜车主,我坐在特斯拉新车高速行驶的车内,除了轻微风噪和胎噪,没有其它异响,按喇叭的时候感觉声音都完全被拒之门外,还可以轻松与第三排同事对话。我们也不精准地测试了120km/h行驶噪音,前排只有60-61dB,第三排则是62-63dB,已经算是出彩的表现。
《极速焦虑》测试环节,Model Y L在SoC电量95%的情况下出发,车内三个人、开启2档风量22度空调、舒适模式的情况下,我们在高速上以平均时速102km/h行驶了221.1km后,消耗了44%的电量,特斯拉给出的表显平均能耗是15.75kWh/100km,按CLTC续航的折扣率来说打6.7折——这个成绩和我们之前测试的小米SU7差不多,能够说是用六座SUV跑出了轿车的能耗水平。
不过在之后的充电环节,Model Y L出了岔子。在我们平时惯用的蔚来500kW超充桩上,特斯拉明显没有进行适配,前期充电功率只能稳定在100kW出头,随后一路下滑到15kW,从49%到95%一共花了52.5分钟,相比宣传的250kW快充功率来说有些离谱。
最终Model Y L充入电量40.62kWh,算上充电损耗的网端电耗是17.75kWh/100km,可以说在能耗控制这件事上,特斯拉依然处在行业领先的水平。
简短的体验之后,我认为特斯拉Model Y L的优点很突出,比如优秀的能耗控制水平,不管城区代步还是高速出行,它的电耗成绩都可以排进第一梯队。另外Model Y L还有些过去我想不到的加分项,像是静谧性就确实能在同级车型里达到出彩的程度。
不过在特斯拉过去擅长的驾乘体验层面,Model Y L这次有些犹豫。作为六座车,它想用CDC可变阻尼来保障足够的舒适度,但又无法舍弃原本优秀的操控基因,这导致Model Y L在驾驶感受上乐趣削弱,乘坐舒适感也算不上良好,甚至不算平衡。
不过现在的特斯拉慢慢的变成了纯电领域的主流品牌,没有智能加持的背景下,选择特斯拉车型就像过去燃油车时代买丰田、大众一样,是不需要验证的答案。如果说Model 3是卡罗拉、Model Y是RAV4,那Model Y L也许就是汉兰达——
- 上一篇:螺旋管理论重量表
- 下一篇:方管弯头75×15゜价格
- 美国缉毒局特工奇奇:被毒枭绑架生命最后30个小时遭遇了什么
- 一文知晓空调水体系分类、规划与装置全流程
- 广东正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请求洁净室空气调理设备及其调理专利能自适应回风量进步空气流通稳定性
- 盐城市瑞驰科技请求一种工业出产用铸造余热收回归纳再使用设备专利可以高效收回铸造过程中发生的余热

